什么是好的用户体验?
经常听到用户体验这个词,用户体验大家也都知道他的重要性。就不提是哪些大佬强调了,就用一个小的篇幅对用户体验做一个简单的阐述。
用户体验,毋庸置疑离不开用户。那么什么是好的用户体验?无非就是让用户觉得好,让用户觉得爽,觉得自然。那么如何让那个用户体验做的更好,其实就变得很简单,把自己充当为一个“傻白甜”般的用户,然后去使用一个功能,用完达成自己的目标时候感觉很自然的就把自己的目标达成,那么这个用户体验已经是很OK了,如果要再好一点,那么就是让用户眼前一亮,让用户觉得,原来,操作还能这么方便这么简单又或者说还有这种我不知道的功能?
上述的这种感受无非就是让用户拥有了那种“哇奥”时刻,如果一个产品有这么几个“哇奥”时刻,就可以很轻松去拿捏住用户的体验了!
关键点:让用户在使用某个产品时候很自然或超预期的达成自己的需求
用户体验总之就是让用户爽,那么如何才能狗落地做好呢?
引用刘强东的做法,坚持每天到京东平台上下一单,买一个东西,从中去思考为了买一个东西的这个过程有没有值得去优化的点和细节。
这个做法是很有道理的,从产品研发本身来看,如果产品所属团队成员本身都不去使用或不熟悉产品,这样想把一个产品做好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当然,仅凭每天对自己的产品去使用试用是远不够去把它做好的。
做好用户体验如果搜集资料就会不断的说明,想要做用户体验,那么就得从如下几个层面去针对于产品做思考:
👉 用户体验五要素(理解阅读)
- 战略层:指产品的目标,要解决什么样的用户需求,例如手淘是要帮助用户买到喜欢的商品
- 范围层:指产品的功能组成,例如手淘需要通过搜索、详情、购物车、支付等完成购买
- 结构层:指产品的链路设计,例如手淘需要帮助用户在海量商品中快速找到想买的商品并完成下单
- 框架层:指产品的交互设计,页面结构和布局,行动点的位置等
- 表现层:指产品的设觉设计

👉 简单来说,就是落地实施之前,不断去问自己这么几个问题
- 用户是谁?(用户的规模)
- 这个需求是解决他们的什么问题?(衡量问题本身的价值)
- 这些问题值得被解决吗,有没有更好的方案去解决,当前解决的方法是最佳解决方案吗?(主要思考前后对比,用户达成自己诉求所需要耗费的时间)
以上三点是想办法去挖掘图中 80%

所以,我们可以总结为如下步骤:
- 思考战略、范围、结构、框架部分的核心组成
- 用户是谁?(用户的规模)
- 这个需求是解决他们的什么问题?(衡量问题本身的价值)
- 这些问题值得被解决吗,有没有更好的方案去解决,当前解决的方法是最佳解决方案吗?(主要思考前后对比,用户达成自己诉求所需要耗费的时间)
- 思考表面部分的优化
- 页面的首屏加载性能,白屏时间是否过长?
- 页面加载时的 Loading 动画,是否需要采用骨架屏?骨架屏消失时是否存在页面抖动?
- 数据为空时,页面模块的占位方式?数据返回时,是否会出现页面抖动?
- 页面异常态处理,是否提供了合理的用户反馈?
- 页面适配,对于不同尺寸的设备,是否都能保证主要内容的首屏透出?
- 文本超长时是做截断还是省略处理?
- 图片加载时如何占位,加载失败时如何处理?是否需要做缩放处理?
- 页面变化是否有合理的过渡和动画?
- 用户操作的响应时间是否过长?
- 按钮的点击区域是否合理?
- 文字长按是否可以选中?
- 页面滚动是否需要显示滚动栏?
- 页面浮层是否存在点击或滚动穿透?
- 图片长按是否可以保存?
- 完成后通过搜集数据来证伪
- 用户好评度有没有提升?
- 用户停留时长?
- 用户学习成本?
- 用户粘性?
- 用户数量?
另外可以做的事情
- 针对于用户体验体系作沉淀做规范
- 定期的用户体验反馈调查机制
- 基础的数据埋点+数据分析挖掘用户的使用习惯
脑洞
- 用户体验“吐槽大会”